理工男的咖啡哲學──人人都能超越85分的咖啡吧
Rittenhouse Coffee & Co.
店主本名:蔡譽任
創業資歷:二年
營業地址:台中市北區民權路556號一樓
什麼叫現代咖啡?當它包含了個人主張,會有什麼哲學觀衍生?
咖啡在台灣已經不只是飲料,更多時候代表一種文化觀與生活情調,追溯它的發展,目前普遍認為處於第三波,重視感官體驗幾乎全面化、精質化。
第一波咖啡浪潮約於20世紀初,它的代表是即溶咖啡,讓咖啡成為更容易推廣的消費品快速普及。二次大戰以後興起義式重烘焙,成為第二波咖啡浪潮代表,這個時間點的熱門代表是星巴克,標榜更容易取得有一定水準的咖啡。第三波咖啡浪潮在美國崛起,它的典型可以藍瓶咖啡為例,這個階段降低了烘焙度,倡導淺中焙,特別強調風味的差別,用以區別所謂第二波重焙的老派時尚,除此以外,第三波浪潮咖啡廳也更凸顯以下幾個特點:體驗(包含空間和味覺)、工藝(產製過程的精緻追求)、風味(以淺中培為主,譜系豐富)、職人專業(各種專業化的技評),以及剛好接上創業熱的文青店創業潮。
Rittenhouse的創辦者蔡先生本身就是咖啡師,他的創業夥伴是妹妹和從業於室內設計的女朋友,這家店也算是兩人的心血結晶,一個負責沖咖啡、提升品咖啡的層次和樂趣,一個負責店裡的設計裝潢與識別。明眼人一看就發現,店裡所有的咖啡豆包裝、MENU、器物與機器,都另外做上精緻的咖啡壺LOGO,採用專線進口的咖啡豆而非大宗盤商豆,店內選用得獎容器,杯壺也線條簡潔、擴大容量感,很明顯是出自於設計師女友對品牌經營的用心。
蔡先生說:其實我的營收主力是設備,你看我店裡使用的機器都是海外專屬代理,行家業者會特別打聽來買。店裡空間不算特別大,吧檯放著各式各樣的機器實際使用著,或者該說是展示實測著,使用這些特殊挑選的設備、專線貿易進口的咖啡豆,成本高出很多,但是一杯450元以上的精品咖啡、特調拿鐵,仍然是常客最愛。「我是機械工程師背景,思維中有熱愛機械、追求標準化的部分,我認為雖然好的咖啡師是店內靈魂,但換上好的機器,就像把職業賽車手從TOYOTA換成開法拉利,而一個普通駕駛坐上法拉利,他也會覺得自己是個WINNER。」那麼,如果要建置一組吧檯放在公司寵愛員工,大概要多少預算?答案出乎意料,只需要30萬上下加耗材,你的空間裡就能充滿咖啡香,隨時喝一杯85分以上的好咖啡。如果聘請咖啡師追求手感,這到達100分間的各種花式、風味,怎能不說是體驗的極致呢?